啟蒙老師的重要性

太重要了!太重要了!啟蒙老師是個太重要的角色了。但一般人都忽略了它的重要性。

想想,一個小小孩,連話都聽不懂,連字都寫不好,有什麼好去在意什麼樣的啟蒙老師?會唱唱跳跳,搞把戲玩遊戲的的大人就能做好這種事了,不是嗎?不就是陪伴嗎?

如果大人們是這麼想的話,那也是一般人的共識。當我還在做實習生時,我也是這麼認為。甚至覺得學了這麼多年的鋼琴技能,僅僅用不到1/5的實力在面對小小孩,心中不免有失落感。但隨著教授的指導,及經驗的累積,我領悟到啟蒙老師對成長中的幼苗是非常非常地重要。比往後的大師影響孩子的一生還要深遠。只是,孩子們都不記得了。

讓我來說明啟蒙者的重要性:一個生命初來到世界時,就開啟了吸收與學習的旅程。早期的吸收與學習,是毫無判斷與分辨的能力。就像是海綿一般,世界給他什麼訊息,他完全照單全收。孩子最初的啟蒙老師是最親愛的父母。父母給予愛,孩子就會正面樂觀。父母給與恐懼,孩子就感到沒安全感。父母給予包容,孩子便有勇氣不膽怯。父母給予否定,孩子便缺乏自信心。父母對幼兒的一言一行,100% 輸入孩子的記憶體,毫無篩選,毫無分辨,紮紮實實的灌進幼兒的內心,內化成孩子的人格特質。

「你如何看待一位幼兒,日後他便會如此地看待他自己。」

孩子的心智非常敏感,很多大人對兒童說過的話,自己早已不記得,可是兒童卻深深烙印在腦海裡,而且對他日後的發展、情緒及行為影響深遠。兒童在人格發展的早期,尚未形成完整且穩定的「自我形象」—也就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。一旦自我形象成形之後,兒童將依此建構他的人格,也將依此建構出符合自我形象的「人生」。對一個人一生的際遇而言,自我形象的形成可說最具關鍵性的重要地位。

到底兒童的自我形象是如何形成的?當父母或成人們「如何看待」一位兒童,將被這個兒童全然地感受到,且做為這個兒童「認識他自己是誰」、 「認為他自己是個怎樣的人」最重要的依據。孩子在小的時候,並不知道自己到底笨不笨,也不會反擊,所以當你說他笨的時候,他會把這句話聽進去。在小小孩的心中,大人的一言一行、一笑一怒,就代表了他的天、他的全世界,而在分辨能力出現之前,兒童理所當然地認定: 「大人說的一定是對的!」大人一旦做了錯誤的對待方式,讓孩子的自我形象產生否定,懷疑,或矛盾之後,有些兒童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,在情感及理性上不斷的痛苦糾葛,才會明白他其實不笨,他個性不壞,他不需要自卑。

因此,大人的一言一行對兒童都是影響深遠的 。尤其是0-6歲學齡前的孩子。這時候,做為啟蒙老師最重要且最基本的能力是—耐性及愛心。這兩項特質是一位教師在面對小小幼苗時應有的基本心態。有愛心、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的老師,真的會讓小孩愛上鋼琴課。引導小孩喜歡鋼琴、甚至願意練琴。但也要適時的給孩子規範,該有的堅持還是得要堅持。

尋找合適的啟蒙老師的同時,也要考慮老師指導技能的專業背景與帶領技巧。因為彈琴的姿勢,手勢及觸鍵,對於孩子的肌肉骨骼發展都會有所牽動,輕忽不得。除了對的方式彈琴之外,啟發孩子對音樂的想像力,讓音樂可以產生故事。因為有想像力,未來才有能力詮釋樂曲,樂曲才有內涵。

看到這裡,家長們是否對啟蒙老師的挑選有概念了呢?啟蒙老師比任何後來的大師都來得還要重要。但是,,,孩子們長大後都不記得他們的啟蒙老師教導過他們什麼東西!!

我的粉絲團

回首頁

Google Map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